有人唸著要來吃裏邊的一道菜
哈哈哈
結果人家今天辦趴梯喇
立馬轉換成陶冶性情的心情
去瞧瞧展覽
既然都來了...
畫裏頭的佳麗都會動吶
使得畫面更加生動了
毛延壽正在畫王昭君
《相關資料參閱導覽書籍所述》
清代君臣於節慶、朝觐、賞識
多以如意為贈物
傳達萬事如意之祝願
懷錶
導覽是這樣寫的...
清代中晚期皇室貴族多於指尖蓄長甲
展現玉指「蔥秀之美」
並以各式指甲套護甲裝飾
指端風華
琳瑯多采
精緻靈巧的指甲套
飾以翠玉、碧璽和珍珠
表現石榴、桃及蝙蝠之長形簪
鈿花
清代滿族婦女著禮服袍掛時
裝飾禮冠的裝飾為鈿(子)
鈿子上各式飾件稱為鈿花
步搖
髮簪的垂墜串飾
隨頭部轉動或步行而搖曳
亦作流蘇
扁方
扁長形髮簪是滿族婦女固定髮髻之物
鏤空龍紋盒
底紋宛若薄紗
展現高度精緻細膩的金屬工藝
西洋人物的火鎌盒
火鎌盒
皇室重視騎射傳統與圍獵活動
鍍金長方形器
下端嵌有鐵片
盒身凹槽內腔
可承裝打火的燧石及火絨
與鐵片磨擦即可取火
清代男子配繫腰間之物件
此火鎌盒收貯於清宮養心殿
為帝王御用珍藏之物
腰帶
嵌青金石金約
金約為圓弧形頭箍
圍繞頭額配戴
嵌青金石及東珠
為嬪妃以上身分所配戴
右下為
銀鍍金點翠嵌珠寶荷葉耳墜
名字很長...
也就是垂墜式的耳環
齋戒牌
清代皇室對於齋戒祭祀甚為重視
凡齋戒期間
帝王與陪祀人員
文武百官皆於胸前佩戴
以求省惕、檢束身心及禮敬神明
朝珠是清代冠服制度中特有的佩飾
此為翎管
用以插置羽翎的細管狀飾物
中空無底
與帽頂相繫
有玉、琺瑯與花瓷等不同材質
金屬塗覆琺瑯釉燒製而成
在明清時期成為重要工藝
掐絲琺瑯技術由西方傳入
明代景泰年間臻至高峰
又稱「景泰藍」
康、雍、乾三朝融合各種琺瑯技法
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新頁
田園風格的瓶身
繪製昆蟲及葡萄藤蔓
雙連蓋罐
象徵合和之吉祥寓意
右為
琺瑯長頸瓶
瓶身分飾蓮塘、花蝶及花鳥
圖示為花鳥那面
福壽杯盤
盤中突起為杯托
繪桃與葫蘆瓜瓞
粉橘色的琺瑯為雍正時之創發
橢圓掀蓋銅盒
雍正年間製
器表先塗白色底釉
再以紅黃藍白等色
繪製向日葵、 水仙、雛菊等百花
餘隙填以黑釉
紋飾與光影點染
深受西洋風格影響
只能說...這琺瑯花卉也太漂亮了吧
黃地花式鳳紋盤
是康熙年間
畫琺瑯成熟期的作品
扳指的功能
能防止射箭受傷
及象徵身分
文房之所
骨董櫃上銅製的鎖
保留完好
色彩繽紛
雕梁畫棟
作工精緻
由抗日名將所捐
據悉...
此起居室仿清朝權臣和珅的家
遵以左青龍右白虎的風水格局
購於香港佳士得拍賣會
張嘴象徵咬錢入內
等公車這很寬敞
還有寬大的座椅可休憩
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