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畫作的停車場...
隱形之門
大廳氣勢磅礡
歐式風格
自從上回吃了龍蝦堡...
又見廣告迸出
美福飯店的龍蝦三吃優惠
(出現龍蝦燒腦的畫面~噗)
米香餐廳以多樣式的台菜料理著稱
獲選2018年米其林推薦
華麗的大菜
工序繁複的手路菜
或平易近人的古早家常菜都有...
龍蝦三吃
重質不重量...
再另點幾道嚐嚐
華麗大菜跟家常的價差很大
且他們蠻有彈性的
不用刻板的依著菜單上所列的份量
他們會主動問
要按菜單上的數量出
還是每人幾個這樣...
這樣的靈活蠻好的
封面鏤了
顆米
盤子是有氣質的鹿
翠綠龍蝦鬆
綠藻龍蝦羮
糖醋作法的龍蝦
好彈阿
ㄉㄨㄞ ~
烏魚子每片都夾好了
小巧細膩的食
很好 XD
苦瓜牛肉
偏軟比較不是Mr.Ribbon
擅長的 XD
牛肉有點太滑(溜)了
那麼健壯的蘆筍
吃起來很是過癮脆口...
這蝦子誠意十足阿
同樣的彈牙
充足的香氣一嚐便知
非味精所堆砌
想必有秘密武器...
麵條熟度恰到好處
推薦!!!
牛肉沾附玫瑰塩和檸檬汁
只能說
美味爆表惹
推薦~
咖啡香引來人們的好奇
咖啡mix櫻花
別有風雅
這季節
樹的樣貌
風情萬種...
小油的金沙豆腐
但美味不減
沙沙地口感討人喜歡
祛寒的苦瓜雞湯來的剛好...
再加些水
湯頭也不至於平淡
不是看不清楚的
小小茶包
是真材實料
糖醋魚就是下飯
字串有佛系
紓壓茶、氣定神閒茶、療癒茶...
這次特展來臺所展出的名貴畫作
是珍藏於俄羅斯普希金博物館
十七世紀到二十世紀初的法國風景畫
按畫作年份的先後分為六區
Mr.Ribbon
最喜歡是第三區巴黎城市光影主題
(十九世紀中葉起)
及第四區巴黎近郊的自然景致
(十九世紀後半葉)
選了一個臉蛋討喜的
拎回家
展覽門口販售遠從俄羅斯來的工藝品
俄羅斯娃娃
相傳是一對兄妹離散的故事
因為思念妹妹的情感極深
哥哥在木頭上刻出妹妹的模樣
每每想到妹妹應該長大了
就又再刻一更大的妹妹
據說哥哥刻了七個
常把娃娃一個個打開
又一個個疊回去
也太鼻酸惹...OMG
圖為蘇聯時期的古董別針
所以這是古董...嗎(哇~)
(相關資料參閱展覽說明&導覽手冊)
《巴黎的某個廣場》
1907年
喬治.雷昂.杜弗賀諾瓦
展覽中還有一幅1910年前
《巴黎夜景》
柯爾特斯
都呈現出巴黎熙來攘往的都市面貌
《巴黎聖米歇爾橋》
阿爾貝.馬爾凱
約1908年
呈現俯瞰塞納河南岸連接
巴黎聖母院廣場的聖米歇爾橋
理性多過感性的簡化筆調
塑造都市的空間層次及秩序感
《煙霧瀰漫的巴黎環城鐵道(巴黎城郊)》
路易吉.洛瓦
雨天地面有積水
火車蒸氣瀰散
淡灰的霧都巴黎
《聖米歇爾大道》
尚-法蘭索瓦.哈斐利
1890年
哈斐利刻劃的是雨後人們重返街頭的景象
街燈與建築內透出的光
正是傍晚時分
路面還有點濕滑
《煎餅磨坊庭院樹下》
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
1876年
十九世紀反映戶外活動的氣息
煎餅磨坊是蒙馬特山丘上的舞廳
洋溢著熱鬧的時代風尚
青綠色的樹影
彷彿因風而搖曳
正是印象派畫家
詮釋光影的魅力
《巴黎 鄰近藝術橋的塞納河畔》
尚.貝侯
1890年代後半
《收割者》
萊昂-奧古斯坦.雷荷密特
1892年以前
《大道旁的莊園》
尚.路易.德曼納
1800年
《羅馬潘菲利別莊庭園》
克勞德.約瑟夫.韋爾內
1749年
認真的小孩兒...
《白色睡蓮》
克勞德.莫內
1899年
1893年
莫內買下住家隔壁的土地
引水栽種睡蓮
搭建橋樑
建造心中的美景
晚年莫內描繪兩百幅以上的睡蓮畫作...
此畫作為初期作品
光影與色彩表現盛夏的繽紛
《草地上的午餐》
即野餐之意
克勞德.莫內
1866年
場景位於沙伊昂比耶爾
巴黎東南方楓丹白露森林附近
最初是為巴黎官方沙龍展的創作
然七公尺寬的作品並未完成
使得此畫作在藝術史上未為定論
但極有可能是創作該巨畫時的重要依據
仕女們的盛裝反映當時的流行
與郊外野餐的時髦休閒
再來...
看看紅包業者的突發奇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