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門口就讓人很喜歡...
十多年前來過
(驚~一眨眼的感覺)
歲月沒讓這裏改變的是用心
讓人感動
2018年的新作展
人間系列-芭蕾
舞者的軀體
使用打磨拋光的不鏽鋼材質
的創新表現
不侷限的媒材
說明朱銘大師的創造力驚人
沒有舞譜
但每個迴旋躍動
都是美的姿態
裏邊有不少精選商品
質感絕佳
送禮自用兩相宜
(相關資料參閱2019
朱銘美術館典藏特展
導覽手冊)
林辰勳
限像3-無辜的安逸時代
限像系列的作品
傳達物因人而異化
人因物而分量的概念
祥和的神情安逸而平穩
消弭躁動基座的憂慮之意
崔永嬿
此為一系列以馬戲團為主題的雕塑作品
《蹬蹬腳尖兒馬戲劇團》
是一群無法與現實結合
只能存於虛幻之中的矮小人物
不自覺的狀態下組成
長期靠不算專業的表演謀生
象徵另類桃花源的浪漫想望
他們身為馬戲團的一員
而非一個旁觀者
非似觀賞表演
可暫從現實脫身的人們
HULA
玻璃纖維、不鏽鋼
金蛋
玻璃纖維、青銅鑄造
朱銘
1938年出生於苗栗通霄
15歲師從雕刻師李金川
學習雕刻與繪畫
30歲拜師楊英風
朝專職藝術家之路邁進
此作品為
1970年完成的《裸女》雕塑習作
從中可見曾取法
學院的藝術修習模式
從傳統轉向現代的創作過程
保留雕鑿痕跡
一探其創作初期的
藝術養成與過程
1976年舉辦的個展嶄露頭角
奠定藝壇地位
1980年逐漸以《太極系列》
及《人間系列》蜚聲中外
對人間百態的細膩觀察及體悟
材質的形塑與保留特性下的
尊重與嘗試
創造其獨特的藝術語彙
哈哈哈
以身試鏡
都是同一半
的自己
耿傑生
合群系列11和聲
作品長期聚焦於人物觀察
早期作品為上班族人像雕刻
近期轉為群像創作
利用群體表現社會關係
探討其背後的制約與框架
透過裝置等多種媒材加疊
除表現秩序與結構
並探尋合群的個體價值
與觀者在球體自主的搖晃擺盪之中
尋找一踏實之地
的互動
洪瑞麟(1912-1996)
作品名稱礦工
由於父親對文藝的愛好
使其自小對繪畫產生興趣
1930-1936年赴日學習藝術
1938年開始
在瑞芳煤礦工作
自此以礦工的生活為創作題材
並開啟畢生最重要的創作系列
粗獷簡練的線條
及樸實沉鬱的色彩
除描繪勞動者的勤奮意象
更以切身體會礦工勞苦
賦予作品生命尊嚴的精神
達利(1904-1989)
天使的幻影
超現實主義藝術家
作品受佛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影響
用寫實技法將潛意識具象化
透過奇思幻想
背離理性與邏輯
他將此種創作稱為
偏執狂的批判
以超現實的想像
思考宗教意義
居中的拇指指向上帝的
權威與力量
右方的天使正低頭沉思
象徵思想的靈魂
左側則是充滿生命力的凡人
頭頂橫生的樹枝
顯現繁茂的盎然生機
M妹畫的Mr.Ribbon
喂...像話嗎XD
柳依蘭
繪製電影血觀音(國際)海報
的藝術家
未受過專門美術教育
自學繪畫
長期以來透過描繪人物肖像
探索生命本質
這頂誇大的帽子
其上置放的絲瓜花與果實
象徵瓜瓞綿綿
生生不息的堅韌生命力
表達一位好的藝術創作者
面對創作時
需要的是真誠
得卸下面具
拋開世俗的眼光與框架
才能展現最純粹的聲音
追憶自身的生命經驗
對雙親以愛餵養
教育此生的感念
藝術家朱銘
自刻像創作於1966年
不以當時已享有名氣而自滿
心中冀望有朝一日
晉身自由創作藝術家
因而捨棄穩定的接案收入
憑藉卓絕意志
師從雕塑大師楊英風門下
自刻像的創作
即表現對藝術家身份的期待之作
陳龍斌
善於運用陳舊書冊
將紙張變成猶如木質或石材外觀
的立體書雕
讓廢棄的印刷品
獲得新生
核心要旨
不離重新審視
書本的意義
思考媒體消費和資源浪費的社會現象
一佛兩制藉堆疊的書冊
再製佛陀肖像
外觀如大理石的紋路質感
依然可見被刻意留下的書名
採用不同的書體刻劃佛首
紀錄佛教自印度傳播至他國
吸納多元的文化底蘊及精神
以頭像雕塑方式呈現
沉浸在夢想中的狀態
雙臉連結的織夢者
表達現實與夢想間的重疊意像
夢想如幻化般的懸浮雲朵
生命因夢想而絢麗
館內洗手間的質感不馬虎
江孟禧的《之間》系列作品
透過人們對環境、社會
與自然間的相互關係
及存在形式
形成二元的思維
涵蓋善與惡
戰爭與和平
婚姻關係
主客體關係等思維
一直以模型與城市的關係為主
關注人與城市之間的關係
藝術家認為城市的建立來自於
人的慾望
也許分為海面上與海面下的世界
以環氧樹脂將其封成一塊
利用透明、易染色
及產生氣泡的特性
營造出既像水又像空氣的視覺效果
豐富的場景感
藉此保存了完整的空間或故事
使其再也不會變動
作品呈現是一不穩定的狀態
透出不穩定的安全感
然而繽紛討好的顏色
令人忽略這份恐懼
呼應日常生活中
一些公共空間的變動需求狀態
是被動且隨時會消失的
王攀元(1909-2017)
飄渺的空間處理
凝鍊的形體
畫面悠然的空靈感
畫盡意在是其繪畫特色
旨為畫有盡頭
但畫中欲傳達的內蘊
是無窮盡的
去繁取簡
不可堆砌
才有遐思之餘
此作品
畫面未見地平線
上身前傾之人物
瞭望若有似無的彼端
產生空間的想像
也反映了創作者
異鄉漂泊的經歷
及思念故土與故舊的心聲
此情此景遂成一生畫境
孫培懋
作品瀰漫著奇詭的華麗
似類電影的緊張感
作者覺得人工造景是
特殊而有趣的人工產物
也建構自己成長土地的第一印象
觀者彷彿穿梭電影場景般
的複雜空間
感受畫面中的奇異氛圍
色調猶如透過濾鏡般
暖色調試圖傳達
台灣自然及人文的炙熱溫度
此作品表現
魚缸的風景猶如
一座有著怪異造景縮小版的公園
人們可以任憑自己的想像
在小小的空間中自由穿梭、馳騁
黃海欣的作品充滿
黑色幽默和悲劇美學
透過象徵意義的畫面
投射當代社會的人文問題
試圖探索當代社會的荒謬
背後的恐懼不安、
寂寞及光怪陸離的現象
人們知道的愈多
感覺的愈少
災難成為一種假設
人們邊笑者
邊練習如何忍受折磨
強調安逸時代的生命之輕
呈現給觀者美麗與怪異的片刻
及幽默與戲劇性
展現生命的宏偉和人性的脆弱
鄭崇孝
透過卡漫的方式
再製中國文人山水畫
為構圖背景
有感於重抽象氣韻與文人氣質
的山水畫與現今的美感經驗
已存有落差
此作品
以環保能源為主題
並以自己外觀特徵所創的嘟嘴男孩
與北極熊共處於畫中的衝突感
提供觀者嶄新的視覺想像
佔地11公頃的美術館
是藝術家朱銘最大的一件作品
景觀、植栽、水電工程皆為其
親自設計
耗時12年
於1999年對外開放
藝術即修行
是他的美學體悟
也是他的人生信仰
藝術家朱銘說
藝術要有休閒的態度
才能將其精神充分的發揮
介紹影片中...
以餵雞食米為開端
述說自己出生在多山的
苗栗縣
一個沿海的通霄鎮
九個孩子中排行最小的一個
二次世界大戰時
全家得躲到山區裏
避免空襲
哥哥放牛
他放羊
父親到廟裏聊天
是他們的日常
自小學畢業後
便到木刻名師李金川老師
那當學徒
自此便開始他白天雕刻
晚上畫畫的學習過程
而後成為雕刻廟宇和神像的師傅
扎實雕刻技術的打磨
開始了他美學藝術的創作之路
他說自己之所以會走上藝術創作之路
最初的契機是因為他的父親
希望他能從事
「可以賺錢」的職業
(參閱 中報 林雨洲
1980.2.28)
未經刻意求工
本真的
狂放的美
這一類的美
需要更高的智慧和匠心
需要大師的概括能力
否則是繁瑣而不是豐富
是粗糙而不是奔放
是做作而不是樸拙
其間只一線之差
太極的力
慢而陰柔
講求穩與慢
基本精神可說已帶有相當的雕塑性
練習太極所穿著的寬鬆服飾
亦具有雕塑的特質
楊英風老師的建議下
藝術家朱銘學了七年的太極
太極動作揉入雕塑形體的作法
包含了柔韌
與沉重銅材的強勁力道
不怕沒有歇腳處
這兒寬敞、通透
童書或是刊物都有
作品名稱
休息
路面不平
畫要使點氣力
畫得入神之際
可能會疏忽粉筆
劃短了
手別劃傷了
以下為
亂亂獻醜
出於M妹之手
M妹所畫
裝置、雕刻及行動藝術
是藝術家朱銘
著重的三個表現精神
朱銘說製作這些英雄前
前去軍史館調了資料
女兵三百多位
預計刻三年
結果刻了四年
是很大宗的發表
朱銘提到如何建立自己的風格呢
表示自己有一個很笨的方法
那就是快刀
快速雕刻
快刀下的渾然忘我
知識就無法抬頭
潛在之力便能
流露出來
因為一直以來
我們的腦袋充滿外來的東西
別人的常識和經驗
皆非自己的本性
有時只是為了適應這個社會
而準備的
然而從事創作
非有自己的風格不可
風格其實就在你自己的心
世上再也找不到第二個的你
你的本性
就是風格的根源
(相關資料參閱朱銘
歐洲展覽的推進導覽)
物質在美學化的過程當中
換取到的政經資本
不代表藝術價值的喪失
而是藉由文化經濟的切入點
強調藝術的社會價值
並建構出完善的市場交易機制
張頌仁的策畫
及歐德瑪的部署
讓藝術家朱銘
達成在歐洲參展
的里程碑
上半場
喝口金茶
歇一下
哈哈哈
(待續...)
留言列表